新聞

2022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 - 2022年12月
全面深化教學效能 讓英語成為日常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致力幫助學生在信息技術進步帶來的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需求做好準備,通過提供多元化的英文學習機會,提升語文能力之餘,有效擴展對其他文化的知識和閱歷,作好生涯規劃的萬全準備。學校因應學生不同的英語能力程度設計校本特色英文課程,配合針對性策略,優化英文學與教效能。
因材施教 提升英文學習效能
在課程設計上,學校依照全校學生的語文能力,通過三大基本概念設計英文課程,並以分層教學模式授課,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在上學年,英文科組籌辦「學校起動計劃BTKCHC English WeCan(PhaseII)」及參加學校起動計劃「中一級 英語說話教學(電子學習)領導實踐共同體」計劃,透過學校間互相觀課及進行課堂研究,從校本課程、課業設計、分層學習材料等層面加強課程效能,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信心。梁穎媛校長表示:「自學生入學起,教學團隊積極跟進其學習進程和表現,籌劃適切的延伸英語學習活動,全方位增強聽、說、讀、寫能力。」
在校本BTKCHC English We Can II課程中,學生通過平板電腦應用程式進行課堂及延伸活動,鼓勵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系統學習進階版英語詞彙;並透過戲劇、電影、歌曲等,學習英語句式、短語及文化,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促進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此外,學校尤其關注學生在升讀中一級及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適應,相信掌握適切的策略能對學習有莫大幫助,故特別開設學習策略工作坊,教導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能在活動中學會學習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包括時間管理、壓力管理,以及思考方法、撰寫筆記技巧等實際方法,幫助學生時刻溫故知新,提升學習的專注度和動機。
多元教學素材 採取適異教學策略
學校力臻完美,致力深化英語教學計劃,重點加強英語教師團隊的教學準備工作,並觀察學生的學習需要與課堂表現,因應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程度,進行小組教學,旨在把教育資源更適切地分配到各學生身上,關顧每位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老師亦會因應教學對象的能力而設計相應的教材,教材主要分為核心課程,以及延伸課程兩大範疇。英文科組會按照課程主題的需要而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並融入「value education」在英文教學中。另外,為全面照顧學習差異,老師特別設計分層作業的學習模式,由分為「A」、「B」兩組的工作紙,再細化調整為「基礎、深化、進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按照能力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目標,因材施教的方式讓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挑戰自我;能力稍遜的亦能夠鞏固基礎,從而提升學習的成功感。
打穩英語基礎 締造語境氛圍
為針對中一學生升中後生活上的轉變,校方制定專門的教學計劃,協助中一新生適應校園新生活,便利學習,以順利銜接至中學階段。在校本課程上,除了由本地老師執教外,亦額外撥備資源聘請外籍英語老師,與學生進行升中銜接課程,外籍老師更會帶領英語辯論隊,透過恆常的英語辯論訓練,加強學生的會話應用能力;學校推行增潤課程外,亦設有英語活動讓中一學生適應新校園,例如模擬遊走校園(Vitural Tour),讓學生能夠有親歷其中的感覺,更形象化學習到生活化的英文用語。
除了中一新生,跨境學生亦是學校的照顧對象,特設由外籍老師教授的英語小組,以加強跨境學生的英文基礎。梁校長指出:「為提升學生使用英語表達的信心及機會,英文科組更特別為跨境學生設立網上課堂環節,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運用英語,透過和老師互動表達自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加強英語表達的信心,使他們能夠逐漸將表現過渡至實體課當中。」此外,針對不同學習能力之學生需要,學校特意深化基礎課程,例如英文能力測試中,分析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弱項,按照個別學習需要,安排相應的訓練教學,以提升英語能力。
語言學習配合職涯 鼓勵積極參加比賽
學校致力營造濃厚的英文語境,讓學生浸淫在全英語環境中,提升英文水平。英文科組老師花盡心思,設計有趣且具啟發性的主題活動,例如英文科特別設有上午、午膳及課後三個不同時段的英語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以外都能夠接觸英文,在豐富的英語語境中學習,從而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梁校長又言:「在校外活動範疇,我們曾籌辦南華早報體驗活動,並在活動後設計『每日一分享』的新聞分享環節(News Report),讓學生更了解報業以至新聞界的運作模式。」通過這類參觀和活動,學生能從不同的界別中學到英文,同時亦加強學習的動機及信心,訂立學習目標和方向。
此外,學校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從多方面學習來應用所學,建立正確價值觀,認識自我在群體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其成長階段培養責任感,由個人開始延伸到家庭、社會以至國家,能夠對責任感融會貫通,然後付諸實行。其中選修經濟科的學生,每年會參加以全英語形式進行的「模擬企業管理比賽」,內容包含不同經濟科的專有名詞和句子,有助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詞彙學習。同時亦能夠將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知識,應用於比賽當中,藉以拓展知識範疇。
優化教學資源 推動英語自主學習
為優化教學資源,以及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援,學校參加了「學校起動計劃」各項教師培訓項目,通過為期一年的活動課程,與其他學校互相交流教學心得,從而提升新常態下的電子學習效能。例如幫助中一入學新生在英語會話上的學習,透過設計專屬程式(E-learning APP),例如Think Link,協助學生利用電子學習工具順利過度剛升學的適應和調整期。此外,針對學生在讀、寫、聽等多方面能力發展,校方提供多種針對性英語學習應用程式。以Book Creator為例,學生利用程式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使用英語創作故事,並搭配相關圖片,製作專屬的故事書,以此提升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氛圍。學校亦鼓勵同儕間的合作與交流,英語應用程式內設有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任務,形成同儕之間的良性競爭及互動,有助引發學習信心,促進學習英語,亦能提高應用英語的能力和動機。
與此同時,每年學校都舉行1年制的美國交流生計劃,讓學生親身體驗外地的生活及進行學術交流。梁校長指出:「學生在純英語的環境下學習,有效改善英語能力,更能從中培養人際溝通的技巧,建立獨立及成熟的思想,對日後成長或進修皆有裨益。」